广西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广西特色专业,《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广西精品课程,公共管理教学实验室、社会工作教学实验室是广西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广西特色专业,《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广西精品课程,公共管理教学实验室、社会工作教学实验室是广西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技哲学为广西重点学科。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哲学(一级学科)荣获广西大学校级重点学科。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和哲学一级学科是获自治区财政专项经费资助学位授权点学科,公共管理硕士(MPA)被教育厅评为自治区2012年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试点项目。
学校着力提高教师水平和质量,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造就了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其中,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6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34人。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努力服务社会,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其中,王丕建教授在牛、猪杂交改良研究上成就显著,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1985年获首届世界水牛会议“科学先驱者”奖;张先程研究员主持的“籼型杂交水稻”项目获1981年国家特等发明奖;卢克焕教授(第二完成人)承担的“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黄日波教授主持的“高活力a-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研制与应用”项目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双飞教授主持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和“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郑皆连院士领衔的“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团队奖牌,主持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第16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IBC)最高奖——乔治•理查德森奖。此外,2006年以来,学校还获得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3项。学校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凸显服务亚热带特色资源保护利用与产业升级、服务面向东盟为重点的“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南海及北部湾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服务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和团结进步的办学特色和科研优势,推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大批成果转化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考试科目
MBA/EMBA/MPA/MPAcc/MEM/MTA/MAud/MLIS均参加全国管理类硕士统一联考。
考试科目英语二+综合能力,其中英语满分100分,综合能力满分200分,总分300分。
考试时间每年12月倒数第二个星期六,上午8:30-11:30 综合能力科目考试,下午14:00-17:00 英语二科目考试
考试题型及分值
科目 | 考试内容 | 题量 | 分值 | |
---|---|---|---|---|
综合能力(总分200分) | 数学 | 问题求解 | 15题 | 45分 |
条件充分性判断 | 10题 | 30分 | ||
逻辑 | 逻辑推理题 | 30题 | 60分 | |
中文写作 | 论证有效性分析 | 1题 | 30分 | |
论说文 | 1题 | 35分 | ||
英语二(总分100) | 完形填空 | 20题 | 10分 | |
阅读理解 | 25题 | 50分 | ||
翻译 | 1题 | 15分 | ||
写作 | 2题 | 25分 |